脫硫是減少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生成的SO2排放到大氣中的所有技術手段的通稱,常見脫硫方法按照燃燒過程可以分為三類:
⑴燃燒前清潔技術:煤炭洗選、煤氣化、液化和水煤漿技術;
⑵燃燒中清潔技術:循環流化床燃燒、煤氣聯合循環發電、型煤;
⑶燃燒后清潔技術:煙氣脫硫技術。
在上述方法中,煙氣脫硫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脫硫方式 ,世界各國研究開發和商業應用的煙氣脫硫技術已達200種之上。煙氣脫硫技術按照反應物的狀態可以分為:⑴濕法煙氣脫硫;⑵干法煙氣脫硫。
濕法煙氣脫硫技術主要有石灰石/石灰洗滌法,雙堿法、韋爾曼洛德法、氧化鎂法和氨法。據國際能源機構煤炭研究組織調查表明,濕式脫硫占世界安裝煙氣脫硫的機組總容量的85%,美、德、日等發達國家更達到90%以上。濕發煙氣脫硫技術特點主要有:①脫硫效率高,適用于各種煤種;②脫硫劑利用率高;③占用場地大,一次性投資大;④反應物顯液態,需進行水處理;⑤設備易腐蝕,結垢及堵塞。可以看出,在資金和場地許可的情況下,采用濕法煙氣脫硫是較穩妥的方法。
干式煙氣脫硫技術主要有噴霧干燥法、爐內噴鈣法和循環流化床排煙脫硫法。其特點主要有:①投資費用較低;②脫硫產物呈干態,并與飛灰相混;③無需裝設除霧器及煙氣再熱器;④設備不易腐蝕,不易發生結垢及堵塞;⑤吸收劑利用率相對較低,不適用于高硫煤(含硫量>2%)脫硫;⑥飛灰與脫硫產物相混可能影響綜合利用;⑦對干燥過程控制要求很高。干式煙氣脫硫技術適用于硫含量低于2%,場地及資金受限制的情況,通常老廠改造適用此方式。
目前循環流化床排煙脫硫法(CFB)在國內電廠的應用較廣,僅次于石灰石濕法的應用,已投入使用的最大機組為20萬KW,且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