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窯頂改造的低位認識
普通豎窯窯頂存在的主要工藝技術缺陷是敞開式窯頂的層燒、人工布煤工藝對環境的污染。要達到環保排放的目標,就必須實施窯頂先密封再收集,然后達標排放的工藝技術路線。目前多數企業采取的窯頂加鋼罩的簡易封閉,運行中窯頂鋼罩上的觀察門基本敞開,這樣不但起不到密封和收集作用,而且由于窯頂除塵系統的不匹配,致使窯頂仍煙氣彌漫,不但影響豎窯運行,還易燒壞窯頂設備和電纜,
(2)窯頂布料器尺寸與窯內膽尺寸不匹配
普通豎窯要消除對環境的污染,實現達標排放,就必須實施窯頂密封,密封就必須機械化布料。機械化布料器的選型尺寸應與窯口內徑尺寸相匹配,窯口內徑尺寸應與整個窯內膽形狀相一致。機械化布料器的選型尺寸應與窯內操作料位相對位。如果這幾個對應關系不匹配,會導致布料不勻,煅燒帶不穩定,嚴重的會沖刷窯壁、損傷窯襯,影響豎窯的穩定運行。
(3)均勻卸灰與窯底的結構不匹配
在普通豎窯技術改造中,窯底大多采用拖板往復卸灰、多點電振卸灰或圓周卸灰配上窯柵結構。技術理念不錯,但由于上部窯柵結構的不合理,致使窯內料柱整體下移不均,抽芯現象出現,嚴重時豎窯兩端溫度無法有效控制,豎窯運行不順。窯底下部密封不佳,致使不得不停風出灰。
(4)風機選型及送風管道的選配不當
豎窯窯內溫度取決于窯內的氣體流速。混料式豎窯的通風能力決定其生產能力,“沒有風就沒有產量”就是這個道理。到達豎窯煅燒帶的風量和流速決定窯的生產能力。風機風量、壓力選型及送風管道的管徑選配不當,窯下部的密封不嚴會造成鼓風壓力損失,這是目前普通豎窯技術改造中的缺失。
(5)生產操作技術滯后
普通豎窯的技術改造工程,無論技術改造方案多么合理、先進,施工質量多么高超,只有經過工藝調試完善和正確的生產操作才能實現其效果。目前普通豎窯技術改造后,一是生產操作人員不了解技術改造方案的思想和設備的功效;二是生產組織和操作方法仍沿用舊的思路和習慣,豎窯升級技術改造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6)檢測的缺失及自動化控制的非質變
檢測是控制和調節的眼睛,無檢測的操作調節就是盲動。目前普通豎窯技術改造中這一塊是被遺忘的角落。目前普通豎窯的自動化控制改造大多數只是把機旁操作同意移到計算機上操作,并沒有實現自動化調節控制。自動化操作應實現操作設定后各生產工序(包括窯頂煙氣除塵)自動連鎖運行,真正實現減少崗位設置,減少操作人員,減少操作失誤。
(7)對煙氣除塵系統選型技術認識不足
普通豎窯技術改造要實現煙氣達標排放的目標,就必須采用窯頂密封、收集、再凈化達標排放的工藝技術路線。煙氣凈化選用的除塵設備必須與豎窯的預熱工狀態相適應。需處理的煙氣量一定要按工況狀態確定設計,煙氣抽力必須按豎窯工藝要求的窯頂壓力范圍來確定。目前多數企業實施的窯頂煙氣除塵系統,需處理的煙氣量是按標況狀態確定的,但由于窯頂密封不嚴,致使窯頂煙氣除塵系統能力嚴重不足,不但窯頂環保達標排放無法實現,加之技改中未考慮窯頂放散預設,嚴重影響豎窯的正常操作。